成语故事详情
文不加点
发布时间:2019-07-08 17:32:01


  祢衡,东汉末年名士,文学家,字正平,平原郡(今山东临邑德平镇)人。因出言不逊触怒曹操,被遣送至荆州刘表处,后又冒犯刘表,被刘表转送至江夏太守黄祖处,终为黄祖所杀,终年26岁。



  黄祖的长子黄射任章陵太守,与祢衡十分友善。一次,黄射与祢衡一同外出游玩,共读蔡邕所作的碑文,黄射很喜欢碑文的文采,回到家后,十分遗憾没能抄下来。



  祢衡说:“我虽然只看了一遍,但还能够记住,只是其中石碑上缺少两个字不知道是怎么回事。”说罢便写好送给黄射。黄射急忙派人前去抄写碑文,拿回来校对,和祢衡所写的一样。见此情景,没有一个人不佩服祢衡的。



  黄射有一次举行宴会招待宾客,有人献了一只鹦鹉,黄射举着酒杯对祢衡说:“希望您为鹦鹉写篇赋,借以娱乐嘉宾。”祢衡提笔便写,一气呵成,没有任何增删之处,文辞十分华丽。



  祢衡在《鹦鹉赋》中以鹦鹉自况,具有“奇姿”、“殊智”的鹦鹉,却不幸被“闭以雕笼,剪其翅羽”,失去自由,抒写了才智之士生于乱世的愤闷心情,反映出作者对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的强烈不满。此赋寓意深刻,状物维肖,感慨深沉,融咏物、抒情、刺世为一体,是汉末小赋中的优秀之作。



  成语“文不加点”正是出自“衡揽笔而作,文无加点”。“加点”意指写文章时有所增删,加以点抹。“文不加点”形容人的才思敏捷,写作文章,不作涂改,一气呵成。